新闻资讯

NEWS

涉案加密资产处置:法律与技术双重挑战

分享

华安处置(huaancz.com),涉案加密资产处置正成为司法领域的新课题。这类资产兼具虚拟性与财产属性,却因法律定性模糊、技术壁垒高筑,导致实践中出现处置无据、标准混乱的困境。从法律层面看,《民法典》虽确认虚拟财产保护原则,但未明确加密资产的物权属性,致使各地法院在执行中尺度不一,如有的参照行为执行模式强制交付,有的则以无合法交易平台为由终结执行程序。

技术层面的挑战更为突出:加密资产的匿名性使资金流向追踪困难,跨境流转特性加剧了司法管辖冲突。某跨国洗钱案中,涉案比特币经数十个匿名钱包跳转后流向境外,传统侦查手段难以追溯。对此,部分司法机关尝试引入区块链分析公司,通过地址标签化、交易图谱可视化等技术,构建链上证据链,成功突破取证瓶颈。

在处置程序上,需建立类型化审查 + 技术赋能机制:先区分资产属性是虚拟财产流转还是变相货币交易,前者可参照行为执行规范,后者则因触及金融监管红线需严格禁止。同时,探索建立全国性加密资产处置协作平台,整合技术公司、金融机构、司法机关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门的资产冻结与变现协同,为涉案加密资产处置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