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USDT 赃款处置公司的合规困境与破局思路

分享

华安虚拟货币处置(huaancz.com),USDT(泰达币)因其与美元1:1锚定的特性,成为洗钱、跨境资金转移的首选工具。专业处置公司在协助追缴USDT时,面临法律授权缺失、链上追踪困难、资金回流受限等难题。

典型案例与风险分析

法律授权争议
某地处置公司为追回某贪污案中的500USDT,通过境外OTC平台兑换为美元,但因未经外汇管理局审批,被定性为非法买卖外汇,公司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链上追踪局限性
USDT
发行于多条公链(如以太坊、波场),但跨链转账记录不透明。某诈骗案中,赃款USDT通过跨链桥转入隐私币门罗币(XMR),彻底脱离监控。

资金回流障碍
即便成功变现,境外资金需通过虚假贸易或地下钱庄回流,易触发反洗钱警报。

合规路径设计

顶层授权机制

由央行、外汇局联合发布《涉案USDT处置指引》,明确处置公司需取得跨境虚拟资产处置牌照

限定兑换渠道为持牌交易所,并要求提前报备交易对手方信息。

链上追踪技术升级

针对USDT多链发行特性,部署支持多链解析的追踪工具,识别跨链交易路径。

Tether公司合作,要求其配合冻结涉案地址。

资金回流合规化

通过跨境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将变现资金转换为数字人民币,再合规汇入国内。

例如,深圳已试点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支付,可优先应用于涉案资金回收。

国际经验参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要求USDT处置机构必须持有数字支付代币服务牌照,并与合规银行建立资金托管关系。我国可借鉴该模式,要求处置公司将资金存入指定银行托管账户,确保流向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