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中院与人大召开虚拟货币处置研究论证会
2月23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中标的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涉案虚拟货币处置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三中院成功召开。
2月23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中标的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度司法研究重大课题《涉案虚拟货币处置问题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三中院成功召开。
“虚拟货币的处置已经成为司法实践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董事局主席江帆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款,进一步完善涉案虚拟货币处置制度。
当下,司法实践对涉虚拟货币犯罪的行为定性、涉案款物处理等问题上,分歧日益显现,有必要进一步厘清虚拟货币的刑法属性及涉案财产处置问题。
1月19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和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涉案虚拟货币处置”研讨会在京举行,近60人参加会议。
虚拟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难溯源等特征能够满足信息网络犯罪行为人处置非法所得的需求,从而成为信息网络犯罪的重要一环。而以虚拟货币为代表的数字资产在控制及处置上与传统财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方面,我国立法并没有赋予虚拟货币合法地位;另一方面,司法实践层面针对如何处置涉案虚拟货币也存在争议。